九游会论坛-j9旗舰厅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陕西苹果缘何能走向世界
发布时间:2012-10-12     作者:  浏览数:4208

      从2007年7月份开始,陕西浓缩苹果汁的出口已超过钼矿砂及精矿,成为陕西省第一大出口商品,出口量和创汇值分别占全国苹果浓缩汁出口量和创汇值的54.81%和53.78%,占全球贸易量的四成以上。主要供应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雀巢、亨氏、纯品、玛斯等国际知名饮品企业。

      9月16日举行的2009年中国果汁大会传来喜讯:在全球经济危机肆虐下,陕西果品出口创汇达到6.3亿美元,保持了近年来的高位水平,陕西苹果作为中国乃至世界苹果第一品牌的地位依然无法撼动。据最新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陕西出口浓缩苹果汁数量38.20万吨,已经占全国浓缩苹果汁出口总量的58.6% 。

      “陕西苹果”产业历经跌宕起伏20年,实现了由品种经营向品牌经营,经验种植向技术标准种植,松散式向规模化、产业化运作的三个根本转变,创造了“三个全球之最,五个全国第一”。如今口感口碑誉满全球的“陕西苹果”,还有陕西苹果产业连年来结出的累累硕果,印证了陕西苹果产业实现质的跨越,走向辉煌。

       陕西苹果20年变迁史,浓缩了陕西苹果由国内走向国际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截至2008年,陕西苹果的种植面积达796万亩,居全国第一;年产量815万吨,占全国苹果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居全国第一,占世界苹果总产量的九分之一,为世界第一;陕西苹果连片种植面积1500万亩居全球第一;陕西省又是全国最大的绿色果品认证省份;“陕西苹果”还是全国覆盖面积最大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陕西省年加工浓缩果汁80万吨,是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浓缩苹果汁加工基地。

      在追求全球质量安全的高标准的大背景下,陕西苹果已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人推算,欧洲人每天喝的2.5杯饮料中,就有1杯是陕西苹果汁。

      “陕西苹果”风生水起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果树研究所在《全国苹果区划研究报告》中,对我国各苹果主产区的生态条件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陕西渭北旱塬是符合苹果生态适宜指标的最佳区域。这一信息引起了陕西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陕西省委、省政府从发展大势出发,紧密结合本地自然优势,作出建设苹果大省、建设全国苹果产业强省的决定,随后出台的一系列举措,调动了农民种植苹果的积极性。

      “七五”期间,陕西省将渭北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列入全省多种经营发展计划,并安排一定扶持资金。时值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农业结构调整中苹果总体短缺,市场需求增加,苹果栽植效益提高,强大的市场拉动作用推动了苹果面积的快速扩张,加之当时陕西省果树研究所育成了耐储存、口感好的“秦冠”苹果品种,对当年陕西苹果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到1990年,陕西苹果的种植面积迅速发展到198.3千公顷,产量也达到34.93万吨。同年,“渭北优质苹果基地建设”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省委、省政府因势利导,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鼓励支持渭北大力发展苹果产业。从此,退农种果、果农间种的农业革命逐步在渭北展开。陕西苹果从无到有,慢慢起步,逐步由零星发展向规模化过度。

      1985年至1995年是陕西苹果大发展的10年。1995年陕西省苹果面积达到492千公顷,产量234万吨。1996年至2000年,陕西苹果进入了大调整阶段,非适宜区和次适宜区苹果逐步淘汰,全省苹果总面积下降,但产量不断提高。“八五”期间,陕西省先后将渭北优质苹果基地建设列入“八五”多种经营增收计划和《关于集中抓好10个农业多种经营重点项目的决定》,加大资金扶持,到1995年全省苹果面积达到492千公顷,跃居全国第二位,产量234万吨。苹果成为果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也成为陕西一大支柱产业。

      “九五”期间,《渭北苹果生产基地手册》出台、《陕西苹果优果工程周年管理历》下发、“四大技术”的推广,以及数十个有关苹果种植、病虫害、运输、包装等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渭北优质苹果生产栽培区域及其栽培技术基本形成,果园由常规管理向标准化、规范化迈进。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中国农业进入新阶段,陕西苹果开始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优化,标准化生产快速推进,产业化配套不断完善。

      2003年5月,国家质检总局与陕西省政府签署《关于促进陕西水果和果汁出口的合作备忘录》。短短5年时间,陕西水果、果汁出口有了飞速发展,2006年经陕西检验检疫出口水果12万吨、货值6671万美元,是2002年的6倍;浓缩苹果汁出口29.26万吨、货值2.76亿美元,分别占全国浓缩苹果汁出口总量的43.6%、货值的46.4%。

      2004年,陕西省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渭北绿色果品基地建设的意见》,提出努力实现果业绿色化、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并建设成为全国最大最强的绿色果品基地。

      目前陕西省正在建立健全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体系,加快国家优势农产品重点项目陕西省苹果研究中心和陕西省苹果改良中心建设。“十一五”期间,陕西省将继续依托科研院校、技术推广单位实施果业培训计划,加强对基地县干部、果农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督体系,加强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按照市场准入要求,逐步建立果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倡导和推行“信用卡”和“二维码”的使用,保证果品质量信誉。

      20年来,陕西苹果产业已实现历史性跨越,一步步走向王者之巅。以苹果为主的陕西果业已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重要产业。

      八年大跨越

      2000年9月,陕西省首次提出陕西苹果“争全国第一、创世界名牌、建果业强省”的目标。

      2001年6月,全国第一个省级果业管理机构陕西省果业局成立。

      2002年,温家宝总理对陕西在结构调整中发挥自然优势、建设苹果大省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同年农业部把陕西省确定为中国苹果优势产业带。

      2003年,国家质检总局对“陕西苹果”实施地理标志保护,“陕西苹果”成为国内覆盖面积最大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实现了品种经营向品牌经营的根本转变。

      2005年,“陕西苹果”加入国际地理标志网络组织(欧瑞金origin)。

      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延安视察时就苹果产业发展指出:因地制宜发展苹果产业,既增加了收入,又保护生态,这是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致富路子。同时希望陕西把苹果产业做大做强。

      陕西省果业局成立8年来,充分发挥省委、省政府赋予的“综合协调与管理全省果业生产、加工、贮藏、流通与出口”的职能,在抓技术、抓质量的同时也加大了对果品基地的认证工作。陕西省认证绿色果品基地270万亩,经欧盟认证的有机果品基地1.52万亩,通过中国良好农业操作规范认证的绿色果业基地面积5.52万亩,均处于全国前列。近年来,陕西积极鼓励具备有机苹果素质的陕北“山地苹果”发展,有机苹果种植面积已增加到150多万亩。陕西苹果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水平连上新台阶。

      据海关统计,从2007年7月份开始,陕西浓缩苹果汁的出口已超过钼矿砂及精矿,成为陕西省第一大出口商品,占全球贸易量的四成以上。主要供应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雀巢、亨氏、纯品、玛斯等国际知名饮品企业。

      瞄准世界一流

      2008年4月,陕西省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成功举办了中国(陕西)果品企业家圆桌会议,陕西苹果开始规模化推进欧洲市场。欧洲人认识陕西苹果,也是近几年的事情。

      作为全球最大的苹果浓缩。汁生产基地,去年陕西浓缩果汁总产量的40%出口到欧洲,有人推算,欧洲人每天喝的2.5杯饮料中,就有1杯是陕西苹果汁。

      在迈向国际市场的进程中,陕西苹果产业一直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基本方针,先后在莫斯科、曼谷、迪拜、布鲁塞尔、开普敦、雅加达参加或举办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营销、陕西果品推介和贸易等活动。陕西果品出口已进入高速发展期,年平均创汇递增率在50%以上,产品远销东盟、欧盟、阿盟、北美、非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8年,在全球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下,陕西果品出口创汇仍然达到6.3亿美元,保持了近年来的高位水平。

      天时、地利、人和决定了陕西苹果在全国乃至世界苹果产业界的霸主地位。与世界其它主要苹果生产地区相比,陕西拥有大规模的生产基地、丰富的苹果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较低的生产成本,从而造就了其巨大的生产潜力和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就陕西苹果产业未来国际化发展之路,陕西省果业局局长王振兴告诉记者,要从技术创新、人员培训、对外合作交流等三方面加强。不断完善苹果生产技术体系,依靠技术创新,促进陕西苹果产业升级,加快进军国际市场。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陕西苹果”一定会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色彩!

网站地图